《豐都縣“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方案(2023年)》政策解讀
為建立與我縣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相適應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豐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豐都縣“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方案(2023年)》。現就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一、調整背景
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是新時代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重要舉措。為落實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及“十四五”相關規劃要求,實現生態環境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突出時效性和針對性,根據《重慶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工作實施方案》(渝環函〔2022〕438號),縣生態環境局牽頭開展了豐都縣“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工作。
二、調整過程
《豐都縣“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方案(2023年)》先后征求了有關部門(單位)和社會公眾意見,通過了專家論證、合法性審核。
三、主要內容
調整遵循“堅持底線約束、強化空間管控、突出分類準入”基本原則,本次調整后全縣環境管控單元由24個調整為26個,總體格局保持穩定。主要調整包括4個方面:
(一)優先保護單元。突出系統性保護,保持空間格局基本穩定,部分單元按照優化調整后的生態保護紅線予以整合。個數由18個減少為14個,將原豐都縣三峽庫區消落區、豐都縣生態公益林、生物多樣性維護功能區、水土保持功能區、石漠化敏感區5個優先保護單元整合為豐都縣生態保護紅線1個優先保護單元;面積占比由35.4%調整為35.7%,較上一輪增加0.3%。
(二)重點管控單元。突出精細化管理,空間格局與環境治理格局相匹配,部分單元根據產業園區和城鎮開發邊界進行細分。個數由3個增加至9個,增加了豐都縣工業城鎮重點管控單元玉溪片區、鎮江片區、水天坪片區、湛普片區、中心城區、南天湖(廂壩)片區6個重點管控單元;面積占比由18.8%調整為18.3%,較上一輪減少0.5%。
(三)一般管控單元。保持基本穩定。個數保持3個不變;面積因原重點管控單元面積減少,占比由45.8%調整為46.0%,較上一輪增加0.2%。
(四)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指基于環境管控單元,統籌考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的管控要求,提出的空間布局、污染物排放、環境風險、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的環境準入要求。本次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調整保持一定的延續性,維持層級框架不變,根據我縣“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發布以來,國家、重慶市及豐都縣相關環境保護政策、規劃、標準等文件更新情況,結合調整后環境管控單元的生態環境主要特征、突出問題及環境質量目標,以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為核心,堅持目標和問題導向,實施差異化管理。
四、?核心政策問答
(一)什么是“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
“三線一單”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是指根據生態環境部統一部署,每五年根據實際工作需要結合區域發展戰略、生態環境目標對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進行定期調整。
(二)本次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的目標是什么?
本次調整工作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主線,分析區域、流域生態環境安全形勢,結合豐都縣實際和“十四五”相關規劃及環境保護政策要求,系統調整“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完善形成與豐都縣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相適應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三)調整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一是堅持底線約束。堅持生態功能不降低、環境質量不下降、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突破的底線,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硬約束。二是強化空間管控。落實“十四五”生態環境管理目標,銜接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強化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三是突出分類準入。聚焦生態環境特征、目標和問題,從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環境風險防控、資源利用效率等維度,差異化調整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四)調整方案中的環境管控單元是如何調整劃分的?
依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等調整情況,結合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實際,調整優先保護、重點管控、一般管控三類環境管控單元,分區分類實施精細化管控。優先保護單元突出系統性保護,保持空間格局基本穩定,部分單元按照優化調整后的生態保護紅線予以整合;重點管控單元突出精細化管理,空間格局與環境治理格局相匹配,部分單元根據產業園區和城鎮開發邊界進行細化;一般管控單元保持基本穩定,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預留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