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豐都縣統計局>政務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統計信息>數據發布>統計公報

[ 索引號 ] 115002300086860353/2019-00159 [ 發文字號 ]
[ 主題分類 ] 統計 [ 體裁分類 ] 統計分析
[ 發布機構 ] 豐都縣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 發布日期 ] 2019-01-10
[ 索引號 ] 115002300086860353/2019-00159
[ 發文字號 ]
[ 主題分類 ] 統計
[ 體裁分類 ] 統計分析
[ 發布機構 ] 豐都縣人民政府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 發布日期 ] 2019-01-10

豐都縣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2017年,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緊扣全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題和“一心兩級三帶”生產力布局,創新實干、攻堅克難,不斷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穩步發展。

?

一、綜 ?合

?

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65798萬元,按不變價計算,同比增長9.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4283萬元,同比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945743萬元,同比增長10.4%;第三產業增加值785772萬元,同比增長10.3%。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6.2:45.8:38.0。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434元,比上年提高6598元。


? ? 年末全縣戶籍人口823684人,比上年減少6710人。按城鄉分,城鎮人口245684人,鄉村人口578000人。按性別分,男性人口427632人,女性人口396052人,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8.0。全年出生人口8059人,人口出生率為9.8‰,死亡人口10039人,人口死亡率為12.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4‰,出生嬰兒性別比106.9(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全年遷入人口5369人,遷出人口10117人。

年末全縣常住人口57.86萬人,比上年減少0.8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4.94%,比上年提高1.63個百分點。

表1 ? ?2017年末全縣人口數及其構成

指 ?標

年末數(人)

比重(%)

年末總人口

823684

100.0

其中,城鎮人口

245684

29.8

鄉村人口

578000

70.2

其中,男性

427632

51.9

女性

396052

48.1

其中,0-17歲

171104

20.8

18-34歲

177073

21.5

35-59歲

319409

38.8

60歲及以上

156098

19.0

?

二、農 ?業

?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497194萬元,同比增長4.9%。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38332萬元,同比增長4.6%。其中,農業205928萬元,同比增長3.5%;林業29758萬元,同比增長28.8%;牧業84597萬元,同比增長0.5%;漁業14000萬元,同比增長,3.5%;農林牧漁服務業4049萬元,同比增長8.5%。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10.6萬畝,同比下降0.4%,蔬菜播種面積28.9萬畝,同比增長3.2%。全年糧食總產量345951噸,同比增長0.5%;蔬菜產量415398噸,同比增長6.1%;油料產量21509噸,同比下降2.3%;水果產量71120噸,同比增長9.7 %。全年生豬出欄476743頭,同比下降1.3%;羊出欄137819只,同比增長7.9%;家禽出欄6637123只,同比增長1.7%。

?

?

表2 ? ?2017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計量單位

產量

同比增長±%

糧食

345951

0.5

油料

21509

-2.3

水果

71120

9.7

生豬出欄

476743

-1.3

羊出欄

137819

7.9

家禽出欄

6637123

1.7

?

三、工業和建筑業

?

全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448395萬元,同比增長9.0%,占地區生產總值的21.7%。其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9.1%;利稅總額108130萬元,同比增長28.9%;產品銷售率88.4%,同比下降3.5個百分點。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發電量52219萬千瓦時,天然氣7076萬立方米,鮮、冷藏肉47235噸,飼料143839噸,水泥熟料911.4萬噸,水泥745.7萬噸,商品混凝土31.7萬立方米,精制食用植物油5230噸,原紙28222噸,瓷質磚344.7萬平方米。

全年實現建筑業增加值497348萬元,同比增11.8%。其中,本地企業產值增速20.3%;外地來渝企業產值增速23.9%。


?

四、固定資產投資

?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22222萬元,同比增長15.6%。其中,建設與改造投資2229036萬元,同比增長16.3%,占全縣總投資的88.4%。從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193188萬元,同比增長17.8%;第二產業完成投資380631萬元,同比下降3.1%,其中,完成工業投資380631萬元,同比下降3.1%;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948403萬元,同比增長19.9%。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93186萬元,同比增長10.7%;房地產企業商品房施工面積40.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3%;商品房銷售面積43.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0.7%。

?

五、國內貿易和對外開放

?

全年實現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83890萬元,同比增長8.2%,占全縣生產總值的4.1%;實現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41075萬元,同比增長7.8%,占全縣生產總值的2.0%。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6667萬元,同比增長13.1%。分城鄉看,城鎮市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701801萬元,同比增長13.0%;鄉村市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24866萬元,增長13.9%。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零售額168640萬元,同比增長12.2%;零售業實現零售額517493萬元,同比增長15.2%;住宿業實現零售額40507萬元,同比增長11.7%;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00027萬元,同比增長5.2%。


全縣外貿進出口總額4987萬美元,同比下降6.2%。其中,出口4347萬美元,同比下降12.8%;進口639萬美元,同比增長91.9%。全年共有內資項目357個,實際利用內資2242264萬元,同比增長25.2%。

?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

全年實現交通運輸、郵政和倉儲業增加值135783萬元,同比增長15.8%,占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的6.6%。全年完成水陸交通客貨運周轉量604300萬噸公里,同比增長11.4%。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9999萬元,同比增長5.1%。

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1381萬人次,同比增長22.7%。其中,國際旅游人數28萬人,同比增長24.9%;國內旅游人數1353萬人次,同比增長22.7%。全年實現旅游直接收入110797萬元,同比增長21.0%;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31079萬元,同比增長29.1%。

?

七、財政和金融

?

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36327萬元,同比增長5.2%。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90400萬元,同比增長11.9%。稅收收入102831萬元,同比增長11.4%。其中,增值稅34075萬元,同比增長1.5%;企業所得稅11371萬元,同比增長84.2%;個人所得稅4203萬元,同比增長17.2%。

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支出818912萬元,同比增長9.3%。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670617萬元,同比增長23.3%。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教育、科學技術、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節能環保和城鄉社區事務分別支出69827萬元、121435萬元、2763萬元、62360萬元、104173萬元、19382萬元和120164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5%、17.0%、6.1%、1.0%、24.4%、40.0%和1.5倍;公共安全支出20385萬元,同比下降13.0%。

全縣實現金融業增加值33920萬元,同比增長0.3%,占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的1.6%。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3016080萬元,同比增長1.2%,其中,城鄉居民儲蓄余額2347643萬元,同比增長7.8%。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485607萬元,同比增長1.9%,其中,短期貸款余額413456萬元,同比增長2.7%;中長期貸款余額1066060萬元,同比增長1.1%。

表3 ? ?2017年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

指 ?標

年末數(萬元)

比上年末(±%)

人民幣存款余額

3016080

1.2

#單位存款

466759

-15.0

個人存款

2347643

7.8

人民幣貸款余額

1485607

1.9

#短期貸款

413456

2.7

中長期貸款

1066060

1.1

#經營貸款

179583

0.0

個人消費貸款

479387

13.9

?

八、教育和衛生

?

年末全縣共有各類學校182所。其中,小學62所,普通中學42所,中等專業學校1所,特殊學校1所,幼兒園76所(不含附設幼兒園)。小學招生5892人,在校47361人,畢業9887人;普通中學招生15956人,在校47548人,畢業15819人;小學適齡兒童人數42144人,小學適齡兒童凈入學率100%,初中毛入學率和高中毛入學率分別達100.65%和91.3%。

年末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65個,衛生機構人員數4333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920人,執業(助理)醫師950人,注冊護師或護士1245人。醫院、衛生院實有病床位4368張。

?

九、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

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86元,同比增長11.1%。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63元,同比增長9.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9元,同比增長10.2%。全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057元,同比增長11.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595元,同比增長9.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590元,同比增長13.6%。


全年養老、醫療保險參保分別達到41.9萬人、76.1萬人,工傷、生育、失業保險參保10.22萬人,低保兜底困難群眾2.5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3%。

?

十、扶 ?貧

?

全年精準識別貧困人口1996人、臨界貧困12873人。定向開發公益性崗位2500余個,推薦就業573人。完成D級危房改造1280戶、易地搬遷5352人。資助貧困學生18.7萬人次9191.8萬元。資助貧困人口就醫2.7萬人次,減免費用589.4萬元,8932名特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兜底。

?

十一、環境保護與安全生產

?

全年新建成35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2個城區污水處理廠。新增城區綠地3.5萬平方米,退耕還林、綠化造林24.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6.7%。建成噪聲達標區9.9平方公里。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7平方公里,清理農村生活垃圾20萬噸,全年空氣優良天數達305天。成功創建2個國家級綠色示范村莊、2個市級美麗宜居示范村。八類暴力案件、侵財案件分別下降32.6%、30.7%,未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信訪積案化解率達100%。

?


?

?

? ?注:

? ?1、本公報為初步統計數據,最終數據以《豐都縣統計年鑒 2018》為準。其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工業增加值增速采用不定基方法計算。 ?

? ?2、常住人口:指在本鄉鎮(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或雖居住不滿半年但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戶口待定人口。??

? ?3、戶籍人口:指公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已在其經常居住地的公安戶籍管理機關登記了常住戶口的人。這類人口不管其是否外出,也不管外出時間長短,只要在某地注冊有常住戶口,則為該地區的戶籍人口。戶籍人口數一般是通過公安部門的經常性統計月報或年報取得的。??

? ?4、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年)城鎮居民家庭成員得到的可用于最終消費支出和其它非義務性支出以及儲蓄的總和,即城鎮居民家庭或以用來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全面反映城鎮居民收入水平和結構變化的最主要指標。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按住戶常住人口人均當年的可支配收入。重慶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7年開始調查統計,覆蓋全市城鎮居民。

? ?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指農村住戶當年從各個來源得到的總收入相應地扣除所發生的費用后的收入總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按住戶常住人口人均當年的可支配收入。它反映一個地區農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是反映農村居民收入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部門

鄉鎮/街道

無障礙

政策問答

政務新媒體

返回頂部